急救是指当有任何意外或急病发生时,施救者在医护人员到达前,按医学护理的原则,利用现场适用物资,临时、适当地为伤病者进行的初步救援及护理。
当意外发生在身边时,我们应当如何第一时间做好有效的急救呢?
职业健康中心(医院)整理了一些常见的急救知识,一起来学习吧~~
1►
心肺复苏(CPR)
CPR是一种常用的急救手法,适用于在户外或者无医疗设备的情况下救助心脏骤停患者,通常表现为自主呼吸骤停、无意识、双侧瞳孔扩大、颈动脉脉搏消失、嘴唇发绀等。
操作步骤:
(1)评估现场环境安全,做好个人防护
(2)判断意识
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,问:“喂!你怎么了?”,告知无反应。
(3)检查呼吸
观察病人胸部起伏5~10秒(1001、1002、1003、1004、1005…),告知无呼吸。
(4)呼救
来人啊!喊医生!拨打急救电话!请取来附近的AED。
(5)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
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划向近侧颈动脉搏动处(数1001,1002,1003,1004,1005…判断5秒以上10秒以下),告之无搏动。
(6)松解衣领及裤带
(7)胸外心脏按压
两乳头连线中点(胸骨中下1/3处),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,两手重叠,左手五指翘起,双臂伸直,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30次(按压频率100~120次/分,按压深度至少5cm)。
(8)打开气道
仰头举颏,口腔无分泌物,无假牙。
(9)人工呼吸
取平卧位置,将患者头部转向一侧,查看并清理口腔异物,然后将患者的头部放平,使用仰头举颏法方法使患者保持气道通畅,捏住患者两侧的鼻孔,并打开患者的口腔,施救者嘴唇包住患者嘴巴,施救者尽力呼气,持续约一秒钟,看见患者胸口微微隆起即可。
(10)持续2分钟的高效率的CPR
每按压30次,做人工呼吸2次,连续做5个循环后,检查有无呼吸及大动脉搏动(颈动脉、股动脉),重复进行,直到救护车到达,交给医生做进一步抢救。
2►
AED的使用
AED主要用于抢救因室颤导致的心脏骤停患者,在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“黄金4分钟”里,AED被誉为“救命神器”。
由于AED会自动分析心率,判断是否需要除颤,因此有人昏倒失去意识、突发抽搐时均可使用。
在AED到来之前,需要不间断地做胸外按压以及人工呼吸,如果有AED应先使用AED。
使用AED时要注意:
(1)观察环境是否安全,如患者身体潮湿,应快速擦干胸部后使用。
(2)如果患者胸部有毛发,可能使电极片无法粘贴到皮肤,可以使用AED携带箱里的剃刀剃掉放置电极片部位的毛发。
(3)若发现患者胸部上方或腹部的皮肤下有硬块,大小约为一副纸牌的一半,可能是一台植入式除颤器/起搏器,避免直接将AED电极片放在植入装置上。也不要将电极片置于药物贴片上,贴片可能阻碍将能量从电极片转移到心脏,还可能对皮肤造成轻微灼伤。
(4)放电时不可触碰救助对象,且放电后,应在保持AED电极片连接完好的情况下,立即继续进行胸外按压、人工呼吸。
(5)AED在对患者进行电击时,其身体或许会抽动,无需害怕,这属于正常现象。
3►
海姆立克法
海姆立克法适用于救治急性呼吸道异物堵塞的患者。患者通常表现为异物阻塞气管后,不能说话、不能呼吸、不能咳嗽,双手不由自主呈现V型紧紧抓住自己的喉咙。
操作步骤:
口诀——“剪刀、石头、布”
剪刀:肚脐上2指;两个手指并拢,像一个闭合的剪刀,将剪刀放置于肚脐上方,即可找到按压点。
石头:用手握住拳头,用拳眼(注意是用拳眼对准腹部而不是拳心)顶住2指位置。
布:用另一只手包住“石头”,快速向后上方冲击5次,直到患者把异物咳出。
(1)成人
施救者要站在患者的后方,一般采取弓步,前腿放在患者的两腿之间,可以避免患者的位置左右挪动,也可以防止患者因窒息时间过长,导致昏迷、倒地。
施救者的双臂从患者的腋下伸到身体前方,右手(利手)握拳,大拇指侧的拳眼,对着患者肚脐向上两横指以上的位置,左手(不利手)抱拳,用向上、向内的力量冲击患者的上腹部。
(2)自救
握紧拳头,将拳头靠在椅背上或桌边,对准肚脐上方,使劲撞向拳头,直到把异物撞出来为止。
重点:用力的方向一定是向内、向上的。
(3)儿童
采取坐姿。首先,要让宝宝趴在施救者的左前臂,施救者的胳膊放在腿上,用腿作为支撑。施救者用手托住宝宝的下颌,起到固定和开放气道的作用。让宝宝保持头部略低于胸部的姿态,用右手的掌根部,拍打肩胛中间的区域5次。拍打5次之后,用右手固定孩子的头部,将孩子翻转,注意左手要始终托住宝宝的下颌,起到固定颈椎的作用。翻转后,用左手的食指和中指按压婴儿的胸骨下段5次。重复这两个动作,至异物排出。
职业健康中心(医院)
温馨提示
遇到突发事件时,除了采取上述急救措施外,别忘记及时拨打120、119、110等急救电话,拨打急救电话的要点包括:
◆ 第一时间准确叙述患者的姓名、性别、年龄,告知确切地址、联系电话;
◆ 简要描述患病或受伤的时间,目前的主要症状和现场采取的初步急救措施;
◆ 报告患者既往病史与服药情况;
◆ 与对方约定具体的候车地点,地点要具有标志性,容易找到。